親愛的爸爸媽媽:
這週以來,孩子們一直在跟數字工作,了解數的特質。在晨圈
我們再次經驗乘法,跨越13到20甚至30。孩子們用心算(使用加法),
找出三個數之間的公倍數。例如:2.3.6 (6.12.18.24.30.36.42.48.54.60.66.72)
孩子第二輪才找出完整的公倍數。我們把這些數字寫下來,問孩子:你發
現了什麼? 走到我身邊小小聲地說。珮瑩說: 是6的乘法 / 亮廷說:他們都
間隔6 / 明慧說:2乘3 剛好是6 / 若華說: 它的尾數都是 0.6.2.8.4。
孩子們很訝異,原來有如此不同的詮釋。我再說:若老師用你們回答
的話來問你們,你會知道老師所指的是什麼嗎? 即使對數學的運算需要
花較久時間的孩子,他依然可透過操作與觀察,發現隱藏的秘密。讓我很
驚訝的是明慧和若華,明慧是運算較慢的孩子;而若華乘法對她來說很容易,
但她願意花時間去找尋其它的祕密。
這些過程,在未來分數的通分、約分、擴分,我們將再次回憶起。
談談團體遊戲課,四年級遊戲課,會讓孩子頭腦肢體並用。
記得有次上意弘老師(慈心資深華德福老師)的遊戲課,他帶我們玩“電力公司”,
分享孩子很愛,充滿挑戰,要兼顧很多,又要出其不意。孩子可以玩到五年級。
又一次,老師說了班上孩子很愛玩,資深老師回說,愛玩很好啊!
遊戲課是週五的最後一堂,孩子們回到教室,會一起說一說,今天的遊戲如何?
有時說“這遊戲很好玩”,有時說“那個很無聊”,這週的討論是----誰誰誰要如何做,但誰有沒有做等等。
在還學不會合適表達前,都是用吵的,但最後會沒有結果,要重新來溝通,
孩子們得再次討論規則,老師先在一旁但不會插手,或許這一次沒有結論,就等下一次。這樣的往返對孩子很重要。
未來,會邀請副課程老師書寫教學心得,放在導師的信中跟大家分享。
生活中的作息,看似簡單,也容易忽略。
如何將心安住在日常生活中,湘潔和怜瑱,藉“簡單父母經”來帶領大家討論,由衷希望大家參與。
秋吉
導師依萍2015.10 秋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