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爸爸媽媽:
收信愉快!
關於孩子在家閱讀的習慣,有欣蓓、政勳、珮瑩、若華在請爸爸媽媽播
空回覆喔!中午的休息時間孩子必須完成注音精靈的語詞與注音和食譜的書寫。
這次孩子帶來分享的書,有幾本內容都很不錯,一到中午時間孩子們便很期待
可以看書。有一些可推薦給孩子的書,待整理後再寄給大家。我想爸爸媽媽小時
候看過的書,若讓你回味不已,也可以說故事的方式念給孩子聽。但目前尚不
適合的如:漫畫書、說教式道德意味濃厚的。
週三的巡田水,稻田現正在曬田直到土壤裂開,為的是讓較慢長苗的稻子,
不再發芽,免得日後成熟度不一。我們走下了田,在灌溉河道的另一側,政勳發
現了蛇,牠一動也不動,直到我們安靜無聲,牠才趁隙溜走。我繼續往前,原本有
些害怕的孩子也就跟了上來。以前跟荒野野外夜觀,特地尋蛇不見得有所獲,農耕
讓我們遇見兩次,似乎是不錯的象徵。週三的早餐,請爸爸媽媽讓孩子有充裕的時
間吃足夠的份量,我也提醒孩子要吃飽一些,那天多走了半小時的路,再搭公車,
好幾個喊累,我觀察他們的體力是可以的,但心裡尚未適應,之後若時間上許可,
我會用這樣的方式工作。
這週進行到數學的重量,孩子們一看到黑板,就開始討論起”象怎麼跟五個人
一樣重”那板子一定裂掉””五個人要換成五隻豬才行”……他們從觀察到覺得怪怪的,
並指出可能要怎樣,這是一個有趣的思考過程。尤其當我看了他們的工作本封面,
每個都有各自的展現。課程從用手掂一掂分出輕重,孩子很自然的雙手各拿一個、
到使用扁擔,天平的的形式便產生;祐廷操作後說”這樣會準嗎?”我偷偷地笑一笑。
確實是,但我們不是要精準,而是感受經驗,古時的人是如何發展出不同的測量工
具。謝謝季寬家提供天平用的竹子。
在練習課時,讓孩子做了一張四則運算,數字不大但不是平常的運算程序,寫
一小段便讓孩子用分組討論的方式(孩子們陸續喊好難、不會)並請他們各提出一題
覺得困難的,老師來與大家討論,我看了他們的解題,答對率很高,部分可能是看
同組的,但已慢慢熟悉題目呈現的方式。
下週四學校將舉辦春慶,美雲老師會帶領孩子呈現一小段音樂,也會有小小走
位,希望他們漸漸習慣這樣的過程,將平日所學自然呈現。當天的午餐是自己包春捲
,請讓孩子帶像便當盒大的水果盒,用來盛春捲用。
提醒爸爸媽媽讓孩子持續參與家事分擔。
家裡若有野餐墊可讓孩子帶來學校,春慶當天會使用。
喜 春
導師 依萍2015.3春分